2021年5月8日星期六

有關糖尿病的認識

 參考以下實驗:

 

為進行一項醫學測試,ABC三名成年人禁食12小時,然後喝下含100g葡萄糖的溶液。在攝入葡萄糖前和之後的四小時內,定時測定各人血漿內的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A是唯一健康的人,BC兩者均有糖尿病。(AL-2006)




試根據以上實驗,回答以下問題: (建議答案在最後)

1.      為甚麼實驗開始前12小時要禁食?

2.      為何測試使用的是葡萄糖,而不是日常飲食中更常進食的米飯?

3.      解釋A喝下葡萄糖一小時後,血漿葡萄糖水平為甚麼上升,繼而下跌。(3)

4.      如果進食的是澱粉而不是葡萄糖的話,試推論血糖水平變化有甚麼差異?

5.      指出AB的葡萄糖反應兩項不同之處,並加以解釋。

6.      B的胰島素水平一直很低,那一段時間後,為何B血漿內的葡萄糖仍會下降的。

7.      試比較AC的胰島素水平變化,並加以解釋。

8.      指出BC的胰島素反應有何不同,從而區別BC所屬的糖尿病類型。(4)

9.      根據上圖的資料,試推論C體內的胰島素是否仍可發揮作用?

10.  試比較III型糖尿病。

11.  無論是I型抑或II型糠尿病的病徴皆是相似的,解釋為何會出現以下病徴:

(1)   尿液內含有葡萄糖

(2)   多尿

(3)   容易口渴

(4)   體重下降

12.  無論是I型抑或II型糠尿病,控制血糖水平皆是相同的,試解釋以下方法背後的理據:

(1)   少食多餐(注意,不是少食!)

(2)   避免進食含糖食物

(3)   適當運動

13.  患糖尿病的人,為何進行劇烈運動後,有可能出現血糖過低而導致暈?

14.  血糖水平偏高,為何長期而言對身體是有害的? 試估計其原因。

 

建議答案:

 

1.      為甚麼實驗開始前12小時要禁食?

: 確保消化道內沒有葡萄糖,體內沒有吸收其他葡萄糖,確定實驗結果是源於實驗開始時攝入的葡萄糖量。

 

2.      為何測試使用的是葡萄糖,而不是日常飲食中更常進食的米飯?

: 米飯主要含有澱粉,不同人的消化能力不同,因此以葡萄糖取代,以減少誤差。

: 雖然不同人的吸收能力也不會相同,但起碼可以儘可能減少可能出現的誤差。

 

3.      解釋A喝下葡萄糖一小時後,血漿葡萄糖水平為甚麼上升,繼而下跌。(3)

: 從胃腸管吸收葡萄糖(1),使血漿葡萄糖水平上升(留意,要回答吸收)

這上升引致釋出更多胰島素(1)刺激它的目標組織攝取葡萄糖(1)/葡萄糖在肝內轉變為糖原,使血漿葡萄糖水平下降(留意,要答更多胰島素,因為胰臟其實不斷地分泌胰島素及高血糖素)

: 當然,即使沒有分泌更多胰島素,血糠水平仍會下降的,因為身體始終會消耗血液內的葡萄糖進行呼吸釋出能量的,但所需時間便較長。

 

4.      如果進食的是澱粉而不是葡萄糖的話,試推論血糖水平變化有甚麼差異?

: 需要較長時間,血糠水平才上升。(因為澱粉需要消化)而且上升幅度也會較少。(因為一般來說,不可能完全消化所有澱粉變成葡萄糖的)

: 平時所謂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便是指一些較易消化成葡萄糖的食物。較甜的食物的升糖指數一定是較高的,因為既然是較甜,即代表起碼有雙糖,因此便能更快被消化成可吸收形式。

 

5.      指出AB的葡萄糖反應兩項不同之處,並加以解釋。

: A的血糖水平上升速率較慢(根據斜率)、上升幅度較小,回復至原來水平較快。

 

6.      B的胰島素水平一直很低,那一段時間後,為何B血漿內的葡萄糖仍會下降的。

: 沒有額外胰島素的刺激,細胞仍會吸收葡萄糖進行呼吸作用的,另外,由於血糖水平太高,腎臟無法完全再吸收所有葡萄糖,因此部分葡萄糖會經尿液排出。如果小腸沒有吸收葡萄糖的話,血糖水平便會自然慢慢下降。

 

7.      試比較AC的胰島素水平變化,並加以解釋。

: A(健康人士)的胰島素水平較C(II型糖尿病人)上升速率較快(但不太顯著),上升幅度較小及回復至原來水平較快。兩者體內的血糖水平時,皆會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但II型糖尿病患者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即是對增加的胰島素不太有反應,因此血糖水平不會跟健康人士一樣這麼快便下降,血糖水平於1小時內仍持續上升,不斷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因此C血液內的胰島素水平便大大高於A。亦由於C內的胰島素上升幅度較大,因此下降回原來水平所需時間亦較長。

 

8.      指出BC的胰島素反應有何不同,從而區別BC所屬的糖尿病類型。(4)

: 儘管血漿葡萄糖水平上升,B只有很少的 / 沒有胰島素分泌(1)

顯示B有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 I 型糖尿病

C的血漿胰島素水平急劇地上升(1),然而他/她的血漿葡萄糖水平仍較正常的高

顯示B有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II型糖尿病

 

9.      根據上圖的資料,試推論C體內的胰島素是否仍可發揮作用?

: 參考BC的血糖水平變化,B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很低,亦沒有變化,但C的胰島素水平其實很高的,也會隨血糖水平變化而變化。相較之下,假設攝入相同份量的葡萄糖,C的血糖水平上升幅度較B(C約是6 個單位,由814,而B 則是8個單位,由1119),因此反映胰島素於C內起一些作用。C的血糖水平亦較B更早開始下降,反映C並不是完全依靠隨尿液排走過量葡萄糖的方法。

 

10.  試比較II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

特性

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

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

成因

主要是遺傳

身體老化

攝入葡萄糖後胰島素變化

胰島素分泌沒有增加

較健康的人胰島素分泌更多

 

11.  無論是I型抑或II型糠尿病的病徴皆是相似的,解釋為何會出現以下病徴:

(1)   尿液內含有葡萄糖

: 血液內葡萄糖水平過高,血漿內物質經超濾作用進入腎元後,腎臟無法再吸收回所有葡萄糖至微血管,部分葡萄糖便會隨尿液排出。

(2)   多尿

: 由於腎臟無法再吸收回所有葡萄糖,腎小球濾液內的水勢便相對較低,水分便較難藉滲透作用回流至微血管內,因此尿液量便增加。

(3)   容易口渴

答: 由於尿液量增加,身體便流失更多水分,使身體缺水,導致口渴。

(4)   體重下降

答: 身體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葡萄糖不易被細胞吸收,細胞會轉而使用脂肪或肌肉的蛋白質釋出能量,由於脂肪或肌肉減少,便導致體重下降。

 

12.  無論是I型抑或II型糠尿病,控制血糖水平皆是相同的,試解釋以下方法背後的理據:

(1)   少食多餐(注意,不是少食!)

: 少食的話,每次攝入的葡萄糖量便不會太多,血糖水平便不會上升得太高,身體消耗血糖進行呼吸釋出能量後,血糖水平便會慢慢下降。但相同活動量情況下,人體其實仍然需要相同能量的,因此也需要總體相同能量值的食物,因此要進食多餐。

(2)   避免進食含糖食物

: 含糖的食物(即是甜的食物)會很易被消化成單糖,從而便可吸收入血液內,使血糖水平短時間內上升。

: 但當然,這是假設進食份量相同而言,例如一碗米飯及一碗糖水,那進食糖水一定吸收更多單糖的。如果祇是進食一粒糖果,也自然不會有那麼大影響。所以其實嚴格來說,不是不可以進食含糖食物,而是不可進食很多甜的食物。

(3)   適當運動

: 做運動時,身體細胞會消耗掉葡萄糖,細胞內的葡萄糖濃度便會減少,那即使是單靠擴散作用及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葡萄糖也會自然地流向細胞內,使血糖水平下降。

: 但留意,糖尿病患者不適宜進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例如長跑。留意,不是不適宜劇烈運動,而是不適宜長時的劇烈運動。

 

13.  的人,為何進行劇烈運動後,有可能出現血糖過低而導致暈?

: 因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不足或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較少葡萄糖會轉成糖原貯存於肝臟,劇烈運動時,尤其長時間的劇烈運動,血液內的葡萄糖濃度不足,而又沒有足夠糖原轉化葡萄糖補充,血糖便容易出現過低的現象,腦部祇會使用葡萄糖釋出能量,腦部沒有足夠葡萄糖供應,便會出現暈眩現象。

: 如是健康的人的話,血糖水平不足的話,會刺激身體把肝臟內的糖原轉化成葡萄糖,釋出至血液,補充失去的血糖,如所有糖原皆已轉化成葡萄糖的話,身體會消耗脂質釋出能量。

 

14.  血糖水平偏高,為何長期而言對身體是有害的? 試估計其原因。

: 血糖水平偏高,即是血漿內水勢相對較低,那細胞便容易因相對水勢較高而流失水分,影響細胞內的代謝反應,由於血液流經全身,因此全身細胞也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