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位置: 於腎臟內發生。
涉及過程:
(1) 超濾作用: 腎小球內的血液過濾至腎元內鮑氏囊的過程。
(2) 再(重)吸收作用: 腎小管內腎小球濾液內物質,重吸收回腎元周圍微血管內的過程。
尿液 = 腎小管濾液內物質 – 已再吸收回微血管的物質
[有關超濾作用]
過濾機制: 腎小球內的血壓較高,腎小球內的物質被逼出微血管外,進入鮑曼氏囊內。
## 這機制跟於身體其他位置,物質離開微血管內至組織液的機制是一樣的。
相關問題:
1. 血液中有甚麼物質無法離開腎小球的微血管?
答: 跟其他位置一樣。無法離開的原因祇有一個,便是體積太大,無法穿越微血管壁的小孔。血細胞(包括血紅細胞、淋巴細胞及血小板等)及血漿蛋白,無法離開。
重點提示: 吞噬細胞由於可變形,因此雖然體積較大,仍能穿越微血管壁。另外,血漿蛋白(特別留意,不是蛋白質! 血漿蛋白是血漿內一種蛋白質的名稱)可溶於血漿,但仍然因體積太大,無法穿越微血管壁。
2. 血漿蛋白無法離開微血管,對物質回流至微血管有何重要性?
答: 由於血漿蛋白溶於水,但又因體積太大,無法隨其他已溶解物質離開腎小球的微血管,因此導致腎元周圍的微血管內血液水勢會較低。水,便會因腎元內水勢較高,透過滲透作用回流至周圍微血管內。
3. 血壓較高的人,尿液量會怎樣?
答: 血壓較高,那超濾作用的速率便會更高,腎臟未必有足夠時間進行再吸收,因此尿液量可能會增加。(說可能,因為視乎血壓有多高。以上的答案祇是單憑超濾作用的影響而推論出來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