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視及近視的認識
前題認知
1.
眼睛是如何對遠物及近物對焦的?
-----------------------------------------------------------------------------------------------------
遠視的定義: 觀看近物時,影像落於視網膜後方。(如下圖)
近視的定義: 觀看遠物時,影像落於視網膜前方。(如下圖)
下表綜合了可能的成因:
|
遠視 |
近視 |
徵狀 |
近物影像落於視網膜後方 |
遠物影像落於視網膜前方 |
晶體 |
太薄 |
太厚(成因?) |
眼球大小 |
過短(天生或後天) |
過長(先天或後天) |
睫狀體 |
---- |
未能放鬆(*) |
(*) 觀看遠物時,如睫狀體無法放鬆,便不能拉緊懸韌帶,晶體便無法變得足夠薄,影像便無法準確落在視網網上,而最終落在視網膜前方。
討論問題:
1.
根據以上的資料,有沒有可能同時出現遠視及近視的徵狀?
答: 有可能。由於引致遠視及近視的原因有多項,即晶體厚度、眼球大小及睫狀體肌肉可放鬆程度。如出現遠視及近視徵狀的成因不同的話,是無法抵消的。
最常見的情況時,年輕時患近視,成因可能是睫狀體無法有效放鬆,未能對遠物準確對焦; 但年老時,由於晶體老化,彈性減低,晶體無法變回本身的厚度,無法對近物準確對焦,因此便同時出現近視(無法對遠物準焦)及遠視(無法對近物準焦)的狀況。
不過,年長時,我們一般把出現遠視徴狀的眼睛缺陷稱為「老化眼」而不是遠視。
2.
如同時出現近視及遠視徴狀,應配戴甚麼鏡片矯正?
答: 矯正近視用的是凹透鏡,矯正遠視(老化眼)的是凸透鏡。同一鏡片中上方是凹透鏡(因觀看遠方時主要用鏡片上方位置),而下方則是凸透鏡(因觀看近物時主要鏡片下方位置)
3.
有沒有可能有人少時患遠視,長大後沒有了?
答: 有! 如成因相同便可以啦。事實上,嬰兒出生後由於眼球較小,不夠長,影像落在視網膜上後方,便有遠視徴象,因此一般而言嬰兒無法對近物調焦。但年紀愈大時,眼球愈來愈長,影像又落回視網膜上,遠視徵象便消失了。
當然,如眼球繼續再長的話,便可能出現近視徴象了。
4.
長時間觀看近物會較容易出現近視徵象。試加以解釋。
答: 觀看近物時,睫狀體肌肉長期收縮,沒有放鬆,肌肉便可能出現長期繃緊,不易放鬆的現象,因此便出現近視徴象。
5.
按摩眼部肌肉可否治療近視?
答: 原理上是可以的。如果近視的成因是睫狀肌無法放鬆的話,那按摩眼部有可能使睫狀肌有放放鬆的。
但留意,睫狀肌位於眼球內,並不容易靠一般操作能使睫狀肌放鬆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