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葉片如何適應光合作用


葉片如何適應光合作用

準則
1.      吸收最多光線
2.      進行光合作用的位置獲取最多二氧化碳
3.      獲取最多水分
4.      能最快移走光合作用直接產物

作答時重要提示: 作答適應說明時,應利用以上的準則說明,不要祇寫「有效進行光合作用」。

葉片內部構造
構造
適應特徴
適應說明
角質層
透明
可讓更多光線進入柵狀組織
上表皮
薄且透明
可讓更多光線進入柵狀組織
柵狀組織
(1)   排列緊密
(2)   含有大量葉綠體
容納最多葉綠體,以便吸收最多光能
海綿組織
具氣室,細胞之間有許多空隙
氣室連接氣孔
使外界的二氧化碳更快到達含較多葉綠體的柵狀組織,提供原料進行光合作用
更易帶走氧氣這副產物,使氧氣不會積聚,從而影響光合作用速率
下表皮
薄且透明
剩餘光線可穿透至下層的葉片
具輸導組織
葉脈伸延至整塊葉片(*)
使水分更易運送至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葉綠體的適應特徵
特徵
適應說明
類囊體堆叠成基粒
可提供更大表面積,容納更多葉綠體吸收光線
基粒之間相連
讓光合作用的生成物更有效在葉綠體內運送
基質含有負責催化光合作用反應的酶
為光合作用提供足夠的催化劑



葉片本身
特徵
適應說明
可使由下表皮進入的二氧化碳更快達柵狀組織
面積大
可有更多表面積,吸收最大量光能

植株整體
特性
適應說明
莖具正向光性,彎向光源生長
使葉片可以最佳角度吸收最多光線
不同位置葉片排列呈鑲嵌狀
上下層葉片不會互相遮擋
莖頂部優先生長
可接觸更多光線
根具正向地性
可更易吸收水分,提供原料供光合作用之用

備註:
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的主要構造,但同時也是有花植物運送水分的主要構造,有花植物,尤其是樹木,需要依靠植物透過葉片進行蒸騰作用(即失水),產生蒸騰拉力,從而把水分從根部拉向植株上方。

但失水太多的話,植物會死亡! 因此葉片的構造及設計也要避免失水過多。

某株植物葉片最終的形態,其實取決於適應進行光合作用與防止失水過多的平衡。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新冠狀病毒(COVID1-19)肺炎相關問題


新冠狀病毒(COVID1-19)肺炎相關問題

其實以下的問題並不專屬新冠狀病毒的,基本上所有透過飛沫傳播的疾病,涉及的問題也是差不多的。


[基本認知]
1.      新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屬傳染病? 傳染病的成因有一共同點,是甚麼?
2.      病原體有多少種類?
3.      病毒跟其他病原體,於感染人體機制及治療方面,有甚麼差異?
4.      除了病毒外,其他所有病原體的遺傳物質皆是DNA。那病毒的遺傳物質是甚麼?
5.      霧化環境會更易傳播經飛沫傳播的病原體? 為甚麼? 甚麼環境可能出現霧化環境?
6.      多種不同的傳播途徑中,飛沫傳播是較難完全預防的。為甚麼? 那生物(或人體)是如何處理經飛沫而散播的病原體。
7.      蒸煮口罩可殺滅口罩上的病原體,因此便可以循環再用。試加以評論。
8.      口罩應起碼有多少層才能提供保護?
9.      多種不同的傳播途徑中,飛沫傳播是較難完全預防的。為甚麼? 那生物(或人體)是如何處理經飛沫而散播的病原體。
10.  經食物、水、器皿等傳播的病原體,理論上是非常容易預防的。那是甚麼方法?
11.  病毒會不會於食物上滋長? 試加以解釋。
12.  哪甚麼人需要知道新冠狀病毒的資訊?
13.  甚麼是「沒有證據顯示XX病毒可人傳人。」你如何理解這句子。
14.  群體免疫是甚麼? 原理是如何運作的? 實際上又是否可行?
15.  為何有人說發燒及咳嗽並不是疾病本身,而祇是病徵? 為甚麼?
16.  甚麼是風土病? 為甚麼有些科學家會認為這次新冠狀病毒肺炎會變成香港的風土病?
17.  病毒必定是寄生的。有科學家認為COVID19較流行性病毒及SARS病毒更適應寄生生活,為甚麼?

[COVID19運作機制]
1.      霧化環境會更易傳播經飛沫傳播的病原體? 為甚麼? 甚麼環境可能出現霧化環境?
2.      即使如何維持社區隔離,也不可能完全消滅現時的肺炎病毒,為甚麼?
3.      既然不可能完全消滅現時的肺炎病毒,那估計於甚麼情況下也可以恢復以前的生活方式? (即不用人人配戴口罩及保持人與人的距離)
4.      個人可如何預防新冠狀病毒的感染?
5.      如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6.      其實現時根本沒有特效藥可治療因病毒而感染的疾病? 那醫生是如何處理病人的?
7.      以治療的角度而言,醫生是不需要確定是否新冠狀病毒感染才能進行治療的。為甚麼?
8.      哪甚麼人需要知道新冠狀病毒的資訊?
9.      專業運動員,可能較一般人更易感染新冠狀病毒肺炎,為甚麼?
10.  甚麼是「沒有證據顯示XX病毒可人傳人。」你如何理解這句子。
11.  社會資源不是無限的(即是錢不是問題,疫苗數量也完全足夠,但時間及人也不可能無限的),即使有疫苗出現,你認為應該先替甚麼人進行注射? 背後的理據是甚麼?
12.  PCR技術如何可加快測試劑的研發?
13.  單價、二價及三價疫苗等是甚麼意思?
14.  COVID-19有多個變種,如祇針對某一變種開發的疫苗,注射後卻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試估計其原因。
15.  生物科作答時不會提及成本,但實際執行卻需要考慮。試根據這一情況,發展中國家確診人數較低的可能性是甚麼?
16.  群體免疫是甚麼? 原理是如何運作的? 實際上又是否可行?
17.  為何會導致嗅覺味覺失靈? 可能是永久性,也可能是暫時的?
18.  為何會發燒及咳嗽?
19.  發燒時,服用退燒藥會延誤病情。為甚麼?
20.  SARS時,處方類固醇的目的是甚麼?
21.  社區層面,如何預防傳染病?
22.  政府層面,如何預防傳染病?
23.  酒精為何可以殺菌?
24.  有人提議可破壞病毒內的RNA。是否需要?
25.  勤洗水可預防因飛沫傳播的疾病。為甚麼?
26.  開風扇令空氣流通,是預防措施嗎?
27.  但過度洗手,卻會令人更易感染疾病。為甚麼?
28.  普通肥皂可以殺菌?


[有關檢測事宜]
1.      甚麼是零號病人?
2.      現時如何檢測到新冠狀病毒?
3.      檢測後,甚麼是陽性? 甚麼是陰性? 甚麼是假陽性? 甚麼是假陰性? 甚麼是復陽性?
4.      如檢測結果是陽性的話,那代表甚麼? 受檢測的人患病? 受檢測的人身體有較多病毒?
5.      甚麼是隱形病人?
6.      某地方檢測到帶有病毒抗體的人有10%,那可能代表甚麼?
7.      曾受感染的人身體內一定含有抗體嗎?
8.      科學上如何確定某人體內有新冠狀病毒?
9.      零號病人是甚麼? 實際上可能難以判斷是哪一人? 為甚麼?
10.  新冠狀病毒肺炎的病徴是發熱、咳嗽、肌肉疼痛、疲倦、流鼻水等,但這些也同時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徵。那醫生如何判斷病人患的是新冠狀病毒肺炎?
11.  哪甚麼人需要知道新冠狀病毒的資訊?
12.  甚麼是「沒有證據顯示XX病毒可人傳人。」你如何理解這句子。
13.  PCR技術如何可加快測試劑的研發?
14.  生物科作答時不會提及成本,但實際執行時卻需要考慮。試根據這一情況,發展中國家確診人數較低的可能性是甚麼?
15.  為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會導致嗅覺味覺失靈? 可能是永久性,也可能是暫時的?
16.  感染病毒後,身體為何會發燒及咳嗽?
17.  有殘餘病毒,但又沒有感染性。這是甚麼意思?

[有關預防事宜]
1.      戴口罩如何能預防病毒散播?
2.      有人說,患病的人才需要配戴口罩,健康的人不需要。而患病的人本來便應留在家中休息的,因此正常來說,不應配戴口罩出外。試加以評論。
3.      有人說,病毒體積較口罩的微孔還細小,因此配戴口罩根本不能防止受到空氣中的病毒感染。試加以評論。
4.      要防止社區爆發疫情,社區隔離是其中一個方法。試說明其背後的理論。
5.      隔離14(或其他天數),是防止傳播病毒的措施之一。14天的理據是甚麼?背後是如何制定準則的?
6.      霧化環境會更易傳播經飛沫傳播的病原體? 為甚麼? 甚麼環境可能出現霧化環境?
7.      蒸煮口罩可殺滅口罩上的病原體,因此便可以循環再用。認加以評論。
8.      口罩應起碼有多少層才能提供保護?
9.      負壓病房是甚麼?
10.  個人可如何預防新冠狀病毒的感染?
11.  如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12.  專業運動員,可能較一般人更易感染新冠狀病毒肺炎,為甚麼?
13.  社會資源不是無限的(即是錢不是問題,疫苗數量也完全足夠,但時間及人也不可能無限的),即使有疫苗出現,你認為應該先替甚麼人進行注射? 背後的理據是甚麼?
14.  酒精為何可以殺菌?
15.  有人提議用酒精消毒後,可再用紫外線破壞病毒內的RNA。是否需要?
16.  勤洗水可預防因飛沫傳播的疾病。為甚麼?
17.  開風扇令空氣流通,是預防措施嗎?
18.  但過度洗手,卻會令人更易感染疾病。為甚麼?
19.  普通肥皂可以殺菌?

[有關治療事宜]

1.      負壓病房是甚麼?
2.      其實現時根本沒有特效藥可治療因病毒而感染的疾病? 那醫生是如何處理病人的?
3.      以治療的角度而言,醫生是不需要確定是否新冠狀病毒感染才能進行治療的。
4.      發燒時,服用退燒藥會延誤病情。為甚麼?
5.      SARS時,處方類固醇的目的是甚麼?
6.      新冠狀病毒肺炎的遺傳物質是RNA,進入人體必須先轉成DNA才能繼續進行活動。根據這一特性,可制造甚麼特性的藥物來治療肺炎?


[有關社區預防措施](留意,以下問題並沒標準答案,最終的做法取決於多種因素)

1.      有關社會處理傳染病的問題,最終的做法受甚麼因素影響?
(1)   傳染病的致命率。(2) 傳染病的感染率。(3)對社會的影響。(4)社會資源(例如缺醫療設備等) (5) 其他
2.      即使如何維持社區隔離,也不可能完全消滅現時的肺炎病毒,為甚麼?
現時已知病毒可經沒病徵的人傳播。這些人可能不算作病人,因此對他們而言,他們根本沒有病徵,如沒有去檢測的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曾受感染。這些人體內一般已有相關抗體,所以身體能抵抗病毒。但留意,即使有抗體,也不可能完全消滅體內所有病毒的。但相對來說,體內病毒濃度較低,對一般人可能影響不大,但對本身免疫力較差的人則可能影響較大。
3.      既然不可能完全消滅現時的肺炎病毒,那估計於甚麼情況下也可以恢復以前的生活方式? (即不用人人配戴口罩及保持人與人的距離)
其實情況跟流行性感冒病毒一樣,需要有基本預防方法,尤其是疫苗及相對特效治療方法,起碼致命率不高,屬可接受程度,才能恢復以前的生活方法。
4.      社會資源不是無限的(即是錢不是問題,疫苗數量也完全足夠,但時間及人也不可能無限的),即使有疫苗出現,你認為應該先替甚麼人進行注射? 背後的理據是甚麼?
這主要視乎相關病毒主要對那群人影響最大,即致命率最高。一般而言,年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小孩子會較易受到感染後引發較嚴重的徴狀,因此通常會優先替這些類別的人進行疫苗注射。而且,祇要這些類別的人數目相對較少,注射後如他們不易感染,那病毒在社區便較不容易擴散。
5.      社區層面,如何預防傳染病?
6.      政府層面,如何預防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