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疾病的問題(建議答案在最後)
1. 病毒的感染機制是怎樣的?
2. 人類皮膚表面的細菌或真菌可否以皮膚表面細胞作食物,從而不斷滋生?試加以解釋。
3. 人類皮膚表面的病毒可否以皮膚表面細胞作食物,從而不斷滋生?試加以解釋。
4. 既然病毒不能經皮膚進入身體,哪勤洗手的作用是甚麼?
5. 為何揉眼睛較易感染傳染病?
6. 人類的皮膚表面細胞會不斷脫落,這樣做有甚麼重要性?
7. 人體表面有甚麼位置較易觀察到皮膚細胞脫落? 試加以解釋。
8. 長時間後,橙的表面會有真菌滋生(發霉),但人體表面卻不易出現。試加以解釋。
9. 為何注射疫苗一般需要兩次?
10. 口腔雖然都是病原體容易進入的位置,但相對鼻腔來說,經口腔而感染疾病則不常發生,但經鼻腔感染疾病則很常見(例如感冒)。試加以解釋。
11. 感染SARS病毒的人,死亡的主要年齡層是甚麼? 兒童? 青年人? 老人? 試加以解釋。
12. 免疫反應較佳的人,有時感染病原體後死亡率更高。試以SARS作例子說明。
13. 呼吸道上皮組織的黏液對預防病原體如何發揮作用?
14. 既然病原體被黏液黏附,那每天清洗鼻腔應是預防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為何日常一般對大眾不建議這樣做?
15. 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否處理從未遇到的病原體?
建議答案
1. 病毒的感染機制是怎樣的?
答: 病毒表面的蛋白質與特定活細胞表面的糖蛋白結合,然後病毒內的遺傳物質(DNA或RNA)會注入活細胞內。遺傳物質會控制活細胞的代謝活動,從而於活細胞內不斷複製,然後形成大量新的病毒。最後,病毒破壞活細胞表面而離開,然後再感染附近的活細胞。
2. 人類皮膚表面的細菌或真菌可否以皮膚表面細胞作食物,從而不斷滋生?試加以解釋。
答: 可以。細菌或真菌可以把皮膚表面細胞作為食物,進行腐生營養,分泌消化液消化皮膚細胞,然後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等營養,最後吸收入細胞內。
3. 人類皮膚表面的病毒可否以皮膚表面細胞作食物,從而不斷滋生?試加以解釋。
答: 不可以。病毒必須以活細胞作為感染對象。因此,即使有病毒停留於皮膚表面,也不會滋生。
4. 既然病毒不能經皮膚進入身體,哪勤洗手的作用是甚麼?
答: 人類的皮膚表面由死細胞組成,原則上阻擋病原體進入體內。病原體祇能透過鼻腔、眼睛表面、口腔及陰道等通道口進入人體。我們日常會不自覺地用手揉眼睛或摸口鼻,使病原體進入。當然,如配戴口罩的話,摸口鼻的次數可能較少。
5. 為何揉眼睛較易感染傳染病?
答: 因為眼睛表面,尤其是角膜,其實是活細胞。鞏膜內亦有微血管,使病原體較易進入。
6. 人類的皮膚表面細胞會不斷脫落,這樣做有甚麼重要性?
答: 把依附於皮膚表面細胞的病原體順道帶走,防止病原體進一步入侵體內。注意,亦即是說,皮膚較薄的話,其實較易感染病原體或致敏原。
7. 人體表面有甚麼位置較易觀察到皮膚細胞脫落? 試加以解釋。
答: 頭髮。人體皮膚有油脂分泌,油脂會把皮膚細胞黏附,形成較大的細胞塊。頭髮會較容易困著已脫落的細胞塊,形成所謂的頭皮。
8. 長時間後,橙的表面會有真菌滋生(發霉),但人體表面卻不易出現。試加以解釋。
答: 其實兩者皆可以被真菌滋生的,真菌的孢子存在於空氣中。但人體表面的細胞會不斷脫落,而且人類會洗澡,會把表皮的細胞移走。
9. 為何注射疫苗一般需要兩次?
答: 疫苗基本上是病原體的抗原,注射入人體後會引發身體產生相應的抗體,並產生相應的記憶細胞。但如是第一次接觸特定病原體的話,抗體水平未必足夠消滅特定病原體,因此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病徵。第二次注射時,記憶細胞會記認特定的抗原,然後以更快的速度,產生更多的抗體,才足以使人不會出現疾病。
10. 口腔雖然都是病原體容易進入的位置,但相對鼻腔來說,經口腔而感染疾病則不常發生,但經鼻腔感染疾病則很常見(例如感冒)。試加以解釋。
答: 經口腔後,會進入胃。胃內有鹽酸,鹽酸屬強酸,足以消滅絶大多數的病原體。但經鼻腔的話,呼吸道內壁祇能黏附病原體,但還是有許多病原體可直接進入肺部的。肺部有吞噬細胞消滅病原體,但效能上遠較胃酸差。不過,一般而言,空氣中的病原體濃度又不是很高。
11. 感染SARS病毒的人,死亡的主要年齡層是甚麼? 兒童? 青年人? 老人? 試加以解釋。
答: 青年人。因為反應太快及強烈,快速分泌黏液黏附SARS病毒,反而導致肺部積水,短時間內使人無法有效呼吸,導致死亡。
12. 免疫反應較佳的人,有時感染病原體後死亡率更高。試以SARS作例子說明。
答: 因為反應太快及強烈,快速分泌黏液黏附SARS病毒,反而導致肺部積水,短時間內使人無法有效呼吸,導致死亡。過量的吞噬細胞亦會破壞身體組織。
13. 呼吸道上皮組織的黏液對預防病原體如何發揮作用?
答: 黏附病原體,然後藉呼吸道上皮組織的纖毛擺動,把黏液推送至咽,然後再送至胃,胃酸會消滅大部分病原體。
14. 既然病原體被黏液黏附,那每天清洗鼻腔應是預防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為何日常一般對大眾不建議這樣做?
答: 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上要較多條件配合才有效,否則可能有反效果。例如如用手指清理鼻腔的話,手指必須要先撤底清潔,否則便把藏於手指的病原體帶進鼻腔內,另外,用手指更有可能弄損上皮組織,使鼻腔內病原體更易進入體內。所以向一般大眾推薦的方法,通常是較易操作,而且最好不易有反效果。例如勤洗手,即使某人方法不對,但整體而言,一定某程度上可減少手部的病原體。
15. 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否處理從未遇到的病原體?
答: 可以。祇是速度是否夠快而已。所以為何處理藉飛沫傳播的病原體(例如流感病毒),流通空氣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因為一般情況下,空氣流通的話(尤其指戶外),病原體濃度會較少。即使感染了,身體有足夠時間產生足夠抗體處理,使人不會因而生病。留意,不是防止病原體進入! 因為不可能完全防止空氣中的病原體進入肺部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