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日星期三

不同病原體傳播途徑的認識

 不同病原體傳播途徑的認識

 

傳播途徑

原理

基本預防策略(*)

傳染病常見例子

空氣

病原體經空氣,漂至不同地方,人體透過呼吸吸入

防止吸入含大量病原體的空氣

天花、肺結核

飛沫

人體呼氣或說話時,把唾液或鼻腔內的黏液送出體外,病原體主要依附水滴,整體密度較高,會下沉至不同表面。其他人透過吸氣動作吸入空氣中的飛沫內的病原體,或接觸不同表面的飛沫遺留物,再經口鼻吸入。

防止吸入含大量病原體的飛沫。

避免接觸有可能有大量經飛沫

傳播的病原體的表面。

流感、新冠病毒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沙士)、麻疹

食物

食物含有機營養及水分,病原體會進行腐生營養,從而不斷繁殖增多,進食這些含大量病原體便引致疾病。

防止食物內的微生物滋生。

殺死食物內的微生物。

霍亂、腸胃炎

如水含有有機物質的話,如同時又含有病原體的話,病原體會不斷滋生的,飲用了含大量病原體的水便生病。

防止水內的微生物滋生。

殺死水內的微生物。

霍亂、腸胃炎

器皿

有機營養殘留在器冊表面,然後不斷滋生,使用這些器皿處理食物時便容易傳播至食物上。

防止器皿上的微生物滋生。

殺死器皿上的微生物。

跟食物及水的例子相同

媒介

部分生物(例如蚊、老鼠或蟑螂等)於身體表面或體內攜帶病原體,人體接觸這些生物後便被感染。但這些生物不會因此生病。

防止人體接觸這些傳播媒介

瘧疾

登革熱

日本腦炎

寨卡病毒感染

體液

體液內含有病原體,這些體液傳至他人體內。

防止接觸他人的體液。

乙型肝炎

愛滋病

直接接觸

病原體位於人皮膚上寄生,直接接觸後,這些病原體也使另一人的皮膚受到感染。

避免接觸他人有感染病原體的皮膚。

腳癬

生殖性疱疹

** 這些是策略,不是方法! 策略是根據傳播病原體的原理而制定的。方法則應根據不同環境再制定。DSE生物科考試很少考核方法的,因方法可以有許多許多。如真的考核,同學必須要非常具體地列出相應的方法。例如不可以祇作答配戴口罩,應列明甚麼人、甚麼時候、甚麼環境、配戴甚麼類型的口罩。因為不同情況下的效果是不同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