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星期四

有關傳染病的問題

 有關傳染病的問題


 建議答案在最後。

1.      病毒跟其他病原體,於傳播方式及醫治方式上,有甚麼主要差異?

2.      細菌滋生的食物,即使加熱後仍可能會致病。試加以解釋。

3.      引致瘋牛病的病原性蛋白顆粒,跟病毒有甚麼主要差異? (病毒外層也是蛋白質)

4.      引致瘋牛病的病原性蛋白顆粒,即使用一般烹煮方法,也無法破壞。那如何處理患上瘋牛病的牛隻?

5.      透過直接接觸而感染的疾病不多,腳癬是其中之一。試估計這病是如何傳染的?

6.      媒介是甚麼? 蚊、鳥或水,哪()是傳播媒介?

7.      體液傳播是其中一種傳播病原體的方式。那體液是甚麼? 有甚麼例子?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可能發生的體液傳播的例子?

8.      愛滋病毒透過體液傳播。汗液及唾液也屬於體液。但沒證據證明汗液或唾液可傳染愛滋病毒。為甚麼?

9.      如何檢測到病毒的RNA,是否代表可傳染他人,使人生病?

10.  要預防食物感染傳染病,最簡單的方法是甚麼?

11.  如果要進食生的食物(例如魚生),需注意甚麼?

12.  為何內陸地方許多時用煎炸處理食物,但沿海地方則少用這方式?

13.  香港的自來水,基本上可飲用的,但為何仍不建議這樣做?

14.  飛沫跟空氣傳播,其實性質差不多。基本差異是甚麼?

15.  一般情況下,我們無法防止任何病原體進入身體的。為甚麼?

16.  我們的身體表面,其實有大量微生物,我們基本上是跟不同微生物共存的。但為何未必引致我們生病?

17.  搓手液內甚麼成分有殺菌功能? 這些成份同時也會破壞我們皮膚表面的細胞。為甚麼?

 

 

建議答案

1.      病毒跟其他病原體,於傳播方式及醫治方式上,有甚麼主要差異?

: 病毒不會在食物上滋生,其他病原體可以。由於病毒於活細胞外沒有代謝作用,因此不能使用抗生素醫治,抗生素祗用以殺滅細菌或真菌。

 2.      細菌滋生的食物,即使加熱後仍可能會致病。試加以解釋。

: 部分細菌抗熱性很強,部分細菌會分泌毒素,而這些毒素於一般煮食加熱過程中不會被破壞,因此仍可能使人生病。不過,大部分細菌被加熱後會死亡。

3.      引致瘋牛病的病原性蛋白顆粒,跟病毒有甚麼主要差異? (病毒外層也是蛋白質)

: 病原性蛋白顆粒內沒有核酸,而病毒含有核酸,RNADNA

 4.      引致瘋牛病的病原性蛋白顆粒,即使用一般烹煮方法,也無法破壞。那如何處理患上瘋牛病的牛隻?

: 把牛隻燒成灰燼。

5.      透過直接接觸而感染的疾病不多,腳癬是其中之一。試估計這病是如何傳染的?

: 腳癬的真菌菌絲位於皮膚表面,手部或身體其他表面直接接觸這些菌絲後,菌絲會繼續生長,從而感染另一個體。

 6.      媒介是甚麼? 蚊、鳥或水,哪()是傳播媒介?

: 蚊。鳥不算傳播媒介,因為禽流感本身使鳥受感染而死亡。傳播媒介一般指對這些生物無害,但這些生物體內或體表含有大量使人致病的病原體。

7.      體液傳播是其中一種傳播病原體的方式。那體液是甚麼? 有甚麼例子?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可能發生的體液傳播的例子?

:體液指身體內任何液體,也包括分泌出外的液體。血液、組織液、腦脊髓液等屬體內的體液,汗液、唾液、淚液屬分泌向外的體液。基本上,進入人體的病原體,全部皆可以經血液流至不同的位置,因此血液內的含量一定是最高,但分泌液則含量很低,未必會致病。愛滋病及乙型肝炎是最常聽到祗靠體液傳播的疾病。

以上已提及,其實所有病原體皆存在於體液的。流感,雖然經常說透過飛沫傳播,但其實透過體液(尤其是唾液)更易感染他人。所以,如與正患流感的人接吻、共飲飲品,幾乎肯定會被傳染的。

8.      愛滋病毒透過體液傳播。汗液及唾液也屬於體液。但沒證據證明汗液或唾液可傳染愛滋病毒。為甚麼?

: 汗液及唾液內的愛滋病病毒太低。

9.      如何檢測到病毒的RNA,是否代表可傳染他人,使人生病?

: 檢測到有病毒RNA,不一定代表可傳染他人,因為檢測時其實未必檢測完整的RNA,因此祇可能是碎片,不代表真的有可感染人的病毒。另外,濃度太低的話,亦不足以感染人生病。

 10.  要預防食物感染傳染病,最簡單的方法是甚麼?

: 煮熟便可以。時間愈長溫度愈高的烹煮方法自然愈易殺滅病原體。

 11.  如果要進食生的食物(例如魚生),需注意甚麼?

: 必須保持環境的衞生,減少食物接觸到病原體的機會,另外,切開食物後宜盡快食用。許多食物,削去外皮後,內層一般是沒有病原體的,除非生物本身患有寄生蟲,養殖的淡水魚因為養殖時密度太高,很易互相感染,因此魚肉內便易感染寄生蟲。

 12.  為何內陸地方許多時用煎炸處理食物,但沿海地方則少用這方式?

: 食物經長距離運送,食物易滋生病原體,煎炸處理可以更有效殺死病原體。

13.  香港的自來水,基本上可飲用的,但為何仍不建議這樣做?

: 因為水管可能有雜質。

14.  飛沫跟空氣傳播,其實性質差不多。基本差異是甚麼?

: 飛沫重量較高,因此會沉下去物件表面,因此噴出的飛沫一般不會傳播至幾米遠的地方。不過,如果空氣流動速度很高的話,即使是飛沫,也可以傳至較遠地方。所以,室內空氣如流動快的話,而又沒有與外界交換空氣的話,便更容易傳播病原體。

15.  一般情況下,我們無法防止任何病原體進入身體的。為甚麼?

: 即使我們不輕易接觸可能含病原體的表面,但因為空氣中必定含有病原體的,而我們又不可能不呼吸及進食,因此空氣中的病原體必定可以進入人體,尤其是呼吸器官(例如肺)。呼吸系統的呼吸道雖然可阻隔部分病原體,但無法完全阻隔到的,深呼吸其實更容易感染病原體,所以不要在病原體多的環境進行劇烈運動或深呼吸。

16.  我們的身體表面,其實有大量微生物,我們基本上是跟不同微生物共存的。但為何未必引致我們生病?

: 不是所有微生物皆會致病的。而有其他微生物存在的話,也使真正可致病的病原體無法大量滋生。病原體量不高的話,我們的身體可處理到的。

 17.  搓手液內甚麼成分有殺菌功能? 這些成份同時也會破壞我們皮膚表面的細胞。為甚麼?

: 搓手液內的酒精可殺菌。酒精可破壞細胞膜,使病原體死亡,但人體的細胞膜與病原體的細胞膜的成分是一樣的,酒精一樣可以破壞人體的細胞。不過,人體的皮膚表皮的細胞是死的,本來已是不斷脫落的,如果使用搓手液不是太頻密的話,也問題不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