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

糞便內含有甚麼類別物質

 正常而言,糞便(faeces)起碼含有以下類別物質

1.      不能消化的物質 non-digested substances in the food

-          例如進食樹皮,樹皮一般不會歸入食用纖維

2.      不能消化的食物(食用纖維) indigested food (dietary fibre)

-          其實即是食用纖維,食用纖維對人體健康是有用的,祇是不能被消化而已。

3.      未消化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 undigested food

-          幾乎沒有人可以把進食的食物完全消化的,也因此糞便內便含有許多未消化完的食物。

-          有些食物較難消化,對草食性動物來說,草是較難消化的,即使草食性動物的盲腸相對來說已很長,但還是無法有效地消化草。

-          留意,作答時不可以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脂質等,因此這些會全被歸入未消化或未吸收物質。

4.      未吸收的食物 unabsorbed food

-          其實也沒有人可以完全吸收所有已消化的食物的,也因此,糞便內也含有一些已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物。

-          這些物質,對微生物而言便是極佳的營養物質。

5.      腸道細菌 bacteria in the gut

-          人體腸道內,尤其是大腸(large intestine)內含有大量細菌,腸道內有些細菌對人體是有益的,例如可製造維生素E,但也有一些有害的細菌,不過如無害的細菌數目較多的話,便不會引致我們生病。

-          我們常聽到的腸道細菌是大腸桿菌(E. coli),這是最常見的細菌品種,亦是檢測水質含菌量的主要細菌品種。但留意,其實大部分大腸桿菌對人體是無害的。

-          糞便的氣味其中一個主要來源是活的大腸桿菌。

6.      消化壁脫落的死細胞 dead cells from the alimentary wall

-          既然胃酸或消化液可以分解食物,自然也可以破壞消化壁的細胞,因此不斷有消化壁細胞死去並脫落,但也不斷更新。

7.      water

-          大腸主要負責吸收水分(但吸收最多水分的是迴腸(ileum),但糞便必定含有一定分量的水分,否則糞便太硬便無法被排出。

8.      消化液 digestive juice

-          既然整條消化道都有消化液,糞便內自然也含有。

9.      膽色素 bile pigment

-          留意,不是色素,是膽色素,膽色素是由肝臟產生,經膽汁(bile)分泌至小腸,是正常一定會有的色素。膽色素是黃色的。

10.  黏液 mucus

-          黏液不是水,內裡還含有其他物質,主要作用是保護消化道壁,不易被胃酸或消化液破壞。

 

引申問題:

1.      正常的進食後,糞便不可能是甚麼顏色? 試加以解釋。

2.      許多動物(例如兔子)會進食自己的糞便,為甚麼?

3.      既然大腸桿菌對人體無有大害,那檢測水質為何使用大腸桿菌? 檢測又有甚麼用途?

4.      糞便內其實含有病毒量不會很多,但致病的細菌則可能很多,為甚麼?

5.      正常情況下,糞便也可能有不同的顏色,這要視乎進食了甚麼? 糞便呈紅色(不是血!)及黑色,分別可能進食了甚麼?

6.      正常而言,糞便不應含有血液。如發現有鮮紅色血液的話,可能是甚麼位位置有問題? 如發現有暗紅色血液的話,又是甚麼位置?

7.      如糞便長期發現有鮮紅色血液殘留物,有機會患甚麼病?

8.      如沒有進食,有沒有糞便排出?

9.      於母親體內的胎兒,有沒有糞便的?

10.  胎兒腸道內其實是沒有細菌的,那腸道細菌是如何開始出現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