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星期四

有關不同技術疫苗的比較

 

有關不同技術疫苗的比較

 

1.      滅活疫苗的原理是甚麼?

: 注射已處理的病毒,使這些病毒不會使人生病,但這些病毒表面仍有供身體辨認的抗原,使身體可引發免疫反應。

 

2.      使用滅活疫苗有可能出現問題? (提示,正因為這問題,因此現時無法生產某些疾病的疫苗。)

: 即使是已處理,但疫苗可能仍有一些病毒仍能使人生病,而導致人真的感染病毒而生病。

: 技術上不可能太重手處理,否則可能把病毒表面的抗原也破壞了,但太輕的話,病毒又不一定被滅活了,因此要取一平衡。注射入人體的滅活疫苗內的病毒含量不會很高,即使真的未完全滅活,也不會對人做成太大的傷害。另外,也不會用來制造一些致死率極高的病毒引致的疾病的疫苗,例如伊波拉病毒,這類病毒的毒性太大,即使少量也會導致人極速死亡。這類疾病,其實一直也沒有適當的醫療及有效預防措施的。但亦因為極速使人死亡,傳播率也不高。

 

3.      滅活疫苗的有效率平均較低(相對其他新技術而言)? 為甚麼?

: 因為要有效使病毒失去活性,病毒表面的蛋白質也可能被破壞,無法引發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這情況是隨機發生的,所以注射兩三次之後,身體產生免疫反應的情況便較易出現。

: 雖然說滅活疫苗的有效率較低,但也不可能太低的。假設有效率是50%,多注射幾次後,身體一般仍會有相應免疫反應的。當然,也不能排除每次注射時的疫苗皆失效。

 

4.      滅活疫苗被認為副作用較少、較安全? 理據是甚麼?

: 因為這技術已使用了許多年,疫苗內含有的其他物質(例如用作穩定疫苗的)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及大量數據的統計,已基本上知道可能有的問題。所有疫苗研發過程時,都不可能讓所有不同情況的人測試的,祇要認為產品基本上安全便會使用。

 

5.      mRNA疫苗的原理是甚麼? 提示: mRNA疫苗的原理解決了滅活疫苗甚麼問題?

: 把攜帶病毒表面抗原的蛋白質基因的mRNA注射入人體,人體細胞接收了mRNA,便根據mRNA上的基因制造相應的抗原,釋放出細胞外,從而讓白血細胞作出免疫反應。

: 由於注射入人體內的根本不是病毒,沒有病毒完整的核酸資料,因此也不可能引發因病毒引致的疾病。(但滅活疫苗則不可能)

 

6.      根據mRNA疫苗的原理,mRNA疫苗可用以制造一些一直無法制造的疫苗。是甚麼疫苗? 為甚麼?

: mRNA疫苗不是注射病毒,不可能引致相關病毒引致的疾病,過去一些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例如伊波拉病毒),便可靠這技術處理。當然,是否有其他因素(例如成本、回報率等)影響,那是另一回事。

: 現時的核酸檢測已很快速便能完成。病毒的核酸基因排序亦很快便知道,最大問題是找出哪一段核酸鹼基序列跟相關的抗原蛋白質有關(*)。又或者,透過分離相關的抗原(*),把蛋白質鏈的氨基酸序列,反過來制造一條相應的mRNA,便可制造mRNA疫苗。

(*)的是現時最困難,最花時間的過程。

 

7.      為何mRNA疫苗被認為較安全及有效率較高?

: 由於注射入人體內的根本不是病毒,沒有病毒完整的核酸資料,因此不可能引發因病毒引致的疾病,但滅活疫苗則不可能,因此mRNA疫苗一定較安全。也因此,滅活疫苗也不會用來制造致死率很高的疾病的疫苗。

另外,由於注射的是mRNA,祇要人體細胞接收了,便會制造相應的抗原。但滅活疫苗於制造過程中,其實不太肯定相關抗原是否仍完整無缺的。

 

8.      mRNA疫苗被認為較安全,但副作用可能較多,又是甚麼原因?

: 根據原理是沒有副作用的,最大可能的問題是疫苗需要超低溫保存(零下70),如保存或運輸不當的話,有可能mRNA已被破壞。另外,人體細胞也不一定會表達mRNA上的基因。但這些不算副作用。

制造mRNA疫苗時,一定會加入不同的物質,例如用來穩定疫苗內的mRNA,避免mRNA被破壞。但這些物質對人體是否有害,其實不太肯定,因為注射疫苗的人數目及類型不足夠,有可能引致嚴重後果。

: 所以正常來說,新出的疫苗要起碼十年時間才能有較可信的數據確認是否真的安全。其實許多人工添加物也可能出現這情況,例如已被禁用的某種代糖,也是食用後許多年才確認會致癌。

 

9.      現時,mRNA疫苗為何較滅活疫苗更快成功制造出來?

: 因為現時的核酸檢測已很快速,病毒的核酸基因排序亦很快便知道,最大問題是找出哪一段核酸鹼基序列跟相關的抗原蛋白質有關(*)。又或者,透過分離相關的抗原(*),把蛋白質鏈的氨基酸序列,反過來制造一條相應的mRNA,便可制造mRNA疫苗。

(*)的是現時最困難,最花時間的過程。

滅活疫苗需時培養大量病毒,亦要花時間調適滅活病毒所需的劑量。

  

10.  mRNA疫苗使用上有甚麼限制? 這些限制會導致某些人無法接受注射,為甚麼?

: 由於mRNA是單鏈的,很易受到破壞,因此需要於零下70度超低溫貯存,這類裝置並不易添置,一些發展中國家可能無法擁有相應的貯存裝置。運輸時也需要超低溫處理,導致偏遠地方不易取得。而滅活疫苗可於普通診所也可注射。

備註: 至於可能價錢較高便不在此討論。

 

11.  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原理是甚麼?

: mRNA疫苗一樣,注射的不是真正致病的病毒,而是mRNA,但包著mRNA的不是脂質,而是腺病毒,腺病毒祇作為載體。由於用腺病毒包著,保護較佳,不需要使用超低溫保存,但效果跟mRNA疫苗一樣。

 

12.  單參考腺病毒疫苗的原理,可能的限制是甚麼?

: 既然是腺病毒,如有人曾感染腺病毒感染的疾病,身體可能已有相應抗體,抗體使腺病毒失效,導致內裡的mRNA也無法進入人體細胞發揮作用。

 

13.  任何疫苗開發進行測試時都不包括小孩、孕婦及長期病患者等,哪疫苗面世後,如何評估這類人應否接受注射?

: 其實視乎相關疾病的傳播嚴重度而言,很難有標準的做法。這三類人的免疫反應相對較弱,注射任何類別的疫苗也可能有相對嚴重的副作用。當然小孩(除非年齡太少)的免疫反應較佳,影響可能較小,如疫情嚴重的話,小孩也可以注射,因為不可能長期把小孩困在指定地方。孕婦注射後,有可能影響胎兒,因此應儘量避免,一般建議孕婦減少與他人接觸,避免感染疾病。孕婦其實患任何病,對胎兒皆可能有影響,因為胎盤不能阻隔病毒。而且,懷孕期有限,影響不是很大。

至於長期病患者,身體抵抗力本來是不足,建議多注重衞生,減少感染病原體。

 

14.  你覺得疫苗的有效率是如何得出來的? 注射兩劑後的體內抗體水平抑或發病率,哪一較合理? 哪一種的誤差較大?

: 兩者皆有其背後根據。檢測抗體水平可較易計算疫苗是否發揮作用。當然處於同一抗體水平,可能有人生病,亦可能不生病,一般而言取其平均數。

量度發病率則看似較合理,但是否發病,除了涉及自身的抵抗力之外,也涉及環境中的病原體數量,不同的人群處身的環境差異可以很大的。例如居住於相對人口密集的地方,感染機會便大得多。但如測試的是醫護人士的話,注射後發病率便可能很低,因為醫護人員本身的衞生防疫意識應該遠高於一般人。因此使用致病率來表示疫苗有效率,誤差應較大。

所以有些人說,比較疫苗時,一般人祇會看數字,專家則看方法。有些方法,在專家眼中,可能無法得出任何結論。

疫苗這類產品的有效度觀察很有趣,有效時應該沒有人生病,但不生病又未必因為疫苗,也可能是環境因素使病毒消失。(就像多年前的SARS病毒,根本沒有推出疫苗,但一段時間後不知甚麼原因完全消失了。)

 

15.  選擇疫苗,究竟應選擇一種有效率較高的,抑或一種副作用較少的?

: 這問題沒固定答案,因為要視乎你處身甚麼環境。如果你處身高危的環境,例如醫院等,你可能會選擇效率較高的,以減少感染機會。當然,如不是的話,可能會選擇副作用較少的,雖然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概率很低,但出現的話,後果可以很嚴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